我们在给硬盘格式化时,有一个可选参数为“分配单元大小”,其值最小为512B,最大为64KB,这个参数是什么意思?我们应如何设置这个参数?本文
技佳数据恢复中心为您详解。
“分配单元大小”即分区中的“簇”(“簇”是分区的最小存储单元,“扇区”是硬盘的最小存储单元)这一概念。一个数据在存入硬盘前,会事先按照簇大小将其均分成N等份,然后存入分区中不同的簇内。
举一个例子,一个名叫“我的文件.doc”文件,大小刚好是160KB。
(1)如果我们将分配单元大小设置为64KB,数据存入前,系统会先将其分为64KB、64KB、32KB三份,然后分别存入硬盘对应的三个簇中,
这样一来存在一个问题,最后的32KB不够填满一个64KB的簇,那么剩下的32KB空间也就被浪费了。其实,即使最后一个簇中仅使用了1个字节,这个簇剩下的全部空间也会被弃之不用。
(2)如果我们将分配单元大小设置为16KB,数据存入前,系统会按16KB将这个数据分为10份,然后存入对应的10个簇中。对比下边的图解,我们不难发现,将单元大小设置为64KB时,最后会有一部分空间被浪费,但是它存取数据时,只分成3份就完成了,效率更高。而将其分成16KB时,虽然不存在浪费了,但存取效率也低了。
因此,簇越小,效率越低,但浪费的空间也小;簇越大,效率越高,浪费的空间也多。
因此,关于“簇”或“分配单元大小”,我们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抽屉,
我们规定,每个抽屉只能存相同的东西,那么抽屉越大存取的效率也越高,抽屉越小,耗费的存储精力越多,存储效率越低。同时,由于规定了每个抽屉只能存相同的东西,所以最后一个大抽屉里也许只存了一个乒乓球,那么抽屉越大,可能浪费的空间也越多。
在格式化时,如果不调整这个参数,系统默认将“分配单元大小”设置为4096字节,即4KB,这个参数的大小由来已久,由于在x86时代,每个内存页的大小被定义为4KB,因此我们认为将硬盘的块大小也分成4KB可以与内存页吻合而提升硬盘的运行效率。同时,新款硬盘的物理扇区(Sector)大小也从512B提升至4KB。
综上所述,如果没有特殊需求,我们在格式化时,这个参数选默认值(即4096)即可。如果这个分区用来存储的是视频类体积很大,但数量不多的文件,则可将分配单元设置为64KB以提升其存取性能。
相关问题:分配单元大小和4K对齐有什么关系?
互联网上很多人在解释这两者的关系,其实二者之间完全没有关系。
所谓4K对齐是指硬盘分区的起始位置要始于硬盘2048个扇区的整数倍,在Win7及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中划分的分区,第一个分区的起始位置默认为2048号扇区(其它分区的起始位置也为2048整数倍),而此前的分区一般起始于63号扇区,而所谓的4K对齐,也就是针对这些分区起始于非2048整数倍扇区而言的。简言之,4K对齐指的是分区起始位置,而分配单元大小指的是分区的存储单位,二者无任何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