坏道故障(I/O错误、循环冗余错误)
坏道故障是机械硬盘最常出现的故障之一,通常表现为硬盘分区无法打开或打开时非常缓慢、系统提示“I/O错误”或“循环冗余错误”等。出现坏道说明硬盘自身的容灾机制已经失效,硬盘如果继续使用,坏道就会持续产生。而物理坏道是无法通过所谓的“修复软件”进行修复的,这些软件将坏道区域进行逻辑屏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。出现坏道后,用户应及时对硬盘进行断电保护,防止造成更大的数据丢失。
所谓坏道,是指磁盘碟片上无法正常读取或读取极为缓慢的区域,是由硬盘碟片上磁性介质脱落或老化引起的。对于目前大容量、高密度的硬盘来说,坏道的产生不可避免。硬盘出厂时,厂商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坏道进行屏蔽,即所谓的P表机制(P-List),同时P表内还隐藏着一部分“优良区域”(同一生产线上出产的碟片,容量是相同的,厂商通过将一部分区域屏蔽掉而使硬盘的出厂容量有所不同,例如同一系列的硬盘在市面上有160G、320G和500G的区别,但实际上它们碟片均出自同一流水线,且容量均大于500G,只是厂商将一部分容量屏蔽掉了)。P表位于硬盘的固件区域内。当硬盘由于坏道故障回到工厂维修时,厂商会将后续产生的坏扇区放入P表内,同时从P表的“优良区域”内释放相应容量的扇区,于是故障硬盘在容量不缺损的情况下又“满血复活”了。"P表区"域无法被用户访问。
硬盘在使用时,其实坏道仍在不断产生,但少量坏道对用户数据并不构成威胁,这是因为出厂后的硬盘也有容灾机制,少量坏道会通过硬盘的G表(G-List)进行屏蔽并再分配。但如果坏道数量超出G表的承受范围,无法为持续产生的坏道进行扇区再分配,这部分坏道就开始破坏用户数据,影响系统正常运转了。
所谓坏道,是指磁盘碟片上无法正常读取或读取极为缓慢的区域,是由硬盘碟片上磁性介质脱落或老化引起的。对于目前大容量、高密度的硬盘来说,坏道的产生不可避免。硬盘出厂时,厂商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坏道进行屏蔽,即所谓的P表机制(P-List),同时P表内还隐藏着一部分“优良区域”(同一生产线上出产的碟片,容量是相同的,厂商通过将一部分区域屏蔽掉而使硬盘的出厂容量有所不同,例如同一系列的硬盘在市面上有160G、320G和500G的区别,但实际上它们碟片均出自同一流水线,且容量均大于500G,只是厂商将一部分容量屏蔽掉了)。P表位于硬盘的固件区域内。当硬盘由于坏道故障回到工厂维修时,厂商会将后续产生的坏扇区放入P表内,同时从P表的“优良区域”内释放相应容量的扇区,于是故障硬盘在容量不缺损的情况下又“满血复活”了。"P表区"域无法被用户访问。
硬盘在使用时,其实坏道仍在不断产生,但少量坏道对用户数据并不构成威胁,这是因为出厂后的硬盘也有容灾机制,少量坏道会通过硬盘的G表(G-List)进行屏蔽并再分配。但如果坏道数量超出G表的承受范围,无法为持续产生的坏道进行扇区再分配,这部分坏道就开始破坏用户数据,影响系统正常运转了。
一、故障现象

上述故障可能同时出现,也可能单独出现,但均表明硬盘可能已出现坏道。
二、故障原因
固件区"P-List"区域损坏,“工厂级坏道”全部开放。打个形象的比喻,圣斗士冥王篇中,雅典娜的封印失效了,哈迪斯和108魔星就复活了
硬盘工作时受到意外撞击或震荡,造成碟片损坏
碟片由于正常、非正常老化,致使某些区域磁性减弱
三、友情提示
坏道类故障可通过Victoria软件(64位系统下无法使用)进行检测,若判断为坏道故障,应及时对硬盘断电保护,并咨询专业机构进行数据恢复
坏道非软件故障,通过常规恢复软件无法恢复数据,反复尝试可能导致坏道扩散,造成故障扩大化
出现坏道后,切忌继续给硬盘通电,磁头在坏道区反复读写可能使坏道扩散甚至损坏磁头
联系我们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