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什么是固件?
硬盘固件(Firmware),通俗的理解就是“固化在硬件中的软件”,担任着一个硬盘最基础最底层的工作。可以这样来理解:假设硬盘是一台电脑主机,固件则相当于BIOS和操作系统程序,里面装的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引导命令、控制语句和执行语句,协调和控制硬盘各个内部部件之间相互作用。
虽然以“固件”为名,但还是应当被理解为软件,并且由于目前集成电路的进步,升级固件也变得越来越简单,固件程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程序的区别已经越来越小。
(二)固件位于硬盘的什么位置?
对于固件的保存位置来说,不同品牌的硬盘各不相同。有的硬盘是部分保存在电路板的芯片中,部分保存在负磁道,即零磁道前而的磁道;而有的硬盘则将所有固件信息全部保存在负磁道。硬盘在工作时,用户可以访问的是零磁道以后的位置,因此固件区是无法访问的。只有通过专业工具,将硬盘置于工厂状态下,才能实现对硬盘进行读写固件区信息、获取固件区模块和表格配置图、获取扇区分配表、进行LBA(逻辑地址)与CHS(物理地址)互换、进行低级格式化以及读、写硬盘的闪存芯片等操作。
(三)固件的作用
固件就是硬件设备的灵魂,因为一些硬件设备除了固件以外没有其它软件组成,因此固件也就决定着硬件设备的功能及性能。在硬盘中,固件负责驱动、控制、解码、传送、检测等工作,如管理数据的存放位置、记录己经损坏的缺陷扇区、避免使用过程中再次用到这些坏的缺陷扇区、记录硬盘在工作中的温度或出现的错误等。少了固件的硬盘就只是一堆机械和电子元件,不能正常运转,更不用说在其中读写数据了。
(四)固件的组成
硬盘固件分为几个不同的工作区,不同品牌、不同型号的硬盘,其工作区各不相同,不同工作区的组成模块也不尽相同,有的硬盘只有A、B两个工作区,而有的硬盘有A、B、C 三个工作区。硬盘的固件信息以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,可能每个模块记录一个信息,也可能一个模块记录多个信息。这些模块的大小并不一致,有些模块只有几个字节,有些则达到几十个字节,它们并不是连续存放的,而是各有其固定的位置。硬盘固件的信息模块包括管理模块、配置和设置表、缺陷列表以及工作记录表等,下期我们将分别对其进行介绍。
(五)什么情况下会引起固件损坏?
固件区是硬盘的控制区域,因此硬盘在工作时,会不断访问固件区,由于固件区也位于硬盘碟片上,因此如果这个区域产生坏道,会造成固件损坏而无法加载。另一方面,如果硬盘在使用时突然断电,硬盘缓存瞬间回写除了会破坏用户的数据区外,还可能在极端情况下危及到固件区,将固件区代码破坏。
(六)固件损坏的硬盘有什么表现?
固件损坏后,硬盘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:(1)系统无法启动,BIOS无法识别到硬盘;(2)系统识别出硬盘的硬件设备接入,但无法识别硬盘的容量和型号;(3)硬盘通电后没有反应;(4)硬盘产生大量坏道。
(七)固件损坏的硬盘如何进行
数据恢复?
如前文介绍,硬盘固件位于用户无法操作的负磁道区域,因此固件损坏后,用户层面是无法采取任何修复措施的,
数据恢复也就无从谈起了。如果用户的硬盘出现(六)中所描述的情况,首先应立即给硬盘断电,不要反复通电,防止故障扩大化。然后应及时求助专业
数据恢复公司进行硬盘修复与数据救援,通常,固件损坏所造成的数据丢失概率较小,
数据恢复的成功率很高。